今日诗歌 ——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Quote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生在盛唐时期,看到国家蒸蒸日上,心中也不免豪迈慷慨。登鹳雀楼就反映了王之涣的开阔胸襟与眼界,在登鹳雀楼上,看不到白日依山而尽,更难看到黄河入海,但在王之涣的笔下,却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这些“虚景”反映出他胸襟的开阔,站在鹳雀楼中,仿佛是在天上往下望去一般,整个黄河都尽收眼底,天际、山峰也在自己的视野中。
但即便已有如此雄观,看到了白日依山而尽,黄河奔入大海,他仍然想要看的更加广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面看上去是写想要再向鹳雀楼顶部攀爬,实际上却是借此写出自己的志向,千里目是“人生的广度”,“一层楼”是人生的高度,要想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就要不断向上发展。
- 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对诗本身并没有格律对仗的要求,只求抒发自身的情感即可,但近体诗不仅要能够表达情感,更要讲究格式,因此近体诗又称为是“格律诗”。
格律诗写好了,会让人觉得短而有味,余韵悠长。 - “白日”是指什么?什么叫对仗?
“白日”指的是明亮的太阳,而非白色的太阳,夕阳西下,明亮的太阳渐渐下沉,天边一片夕阳红。
对仗指的是每一联诗中,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词句两两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动词对动词。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要想拓展人生的广度,就必须要有人生的高度。 - 中国四大名楼是哪四楼?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名楼?
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每座名楼除去自身的特点外,都有千古传诵的名诗与之相对,故为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