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今日诗歌 —— 《敕勒歌》(北朝民歌):

Quote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这首诗歌是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当时晋朝遭到各个少数民族的攻击,迁移到了南方,原先的少数民族占据北方,鲜卑人统一了各个国家,建立了北魏。后来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演化为不同的国家,由于都是鲜卑人建立的,因此将它们称为是北朝。在北魏时期,曾征服了敕勒族,将他们迁移到了敕勒川,协助它们作战。敕勒歌最开始并非汉语,是由后来有人将其翻译的。
诗歌中描述了敕勒川的广阔,在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描述了敕勒川的位置,阴山绵延数千里,而阴山之下都是敕勒川,说明敕勒川是十分辽阔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将敕勒川草原与天相连的场景描绘了出来,草原一望无际,似与天空相连,天空就如同是一个“蒙古包”一样(穹庐就是四周低中间高的一个建筑),笼盖了周边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空辽阔,草原苍茫,风吹过草原,草原中的草低下头来,牛羊就出现了。
当年敕勒族在战争中临败之际,有人重新唱起这首歌,让敕勒族回忆起了自己的家园,于是死里求生。

  1. 什么叫《敕勒歌》?敕勒人是什么人?
    敕勒人唱的歌就是敕勒歌,敕勒人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2. “穹庐”是指什么?“见”是什么意思?
    穹庐指的就是蒙古包,见是出现的意思。
  3. 《敕勒歌》诞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东魏、西魏当时打仗,双方都想要吞并对方,这其中有一场比较惨烈的战斗叫做“玉璧之战”。玉璧之战中,东魏主帅高欢部队惨败,同时一病不起,军中士气低落,在形势危急之际,高欢强撑着大宴军士,并让身边的一名老将斛律金(敕勒族人)唱了一首歌,他脱口而出的就是这首《敕勒歌》。战士们听到这首歌后,都不禁回忆起了草原的生活,都想要活着回去,最后成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