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阅读一本书 》

bookcover|200|200x272

字段
作者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ISBN 9787100040945
出版年 2004-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来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评分 8.3
页码 376
分类 [#书籍/文教科体]
我的评级 ⭐⭐⭐⭐⭐
书籍链接(外部) 如何阅读一本书
书籍链接(内部) 如何阅读一本书

内容简介:

点击展开/收起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作者简介: 【美】莫提默·J. 艾德勒

点击展开/收起

莫提默·J. 艾德勒以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 1974 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我的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笔记

书籍链接: https://www.123865.com/s/joaiVv-9Pgfv

索引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

附录:书单

重要论述摘录

第一篇:
在进行四个层次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并尝试解决它们;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做笔记,以此保持清醒,跟上作者思路;
在不同的阅读层次,我们所做的笔记类型也是不同的 —— 笔记的三种类型

第二篇:
分析阅读的规则适用于阅读论说性的作品,偏理论性书籍。
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阅读规则总结为:分析阅读的规则总结
在分析阅读阶段,如果对书本有疑惑,可以考虑采用辅助阅读的方式加以理解,使用字典或百科全书: 辅助阅读

一般书籍作品可分为小说、诗集、论说性作品等,论说性作品又进一步分为理论性的作品与实用性的作品。理论性的作品包括历史、哲学、科学、数学等,而实用性作品的界限却会模糊些,其实有些哲学类的作品也可以算是实用性的作品;理论性作品与实用性作品的分类规则

在阅读一本书时,一定要提出四个基本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四个基本问题会有微调),但不见得每本书都需要做分析阅读,不过,分析阅读能够使用的范围却不只限于书本,报纸、杂志甚至于广播、(B 站)视频、演讲等等都适合于使用分析阅读。

第三篇:
如何阅读实用性的书籍,实用性的书籍分为偏规则性与偏原理性的,与纯理论性的书籍不同,实用原理的书籍会告知我们这样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或更糟。
实用性的书籍必须要弄清楚的两个问题:① 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② 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来达成这个目的?
在阅读实用性的书籍时,要对阅读的四个基本问题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为:实用性书籍的四个基本问题

想象文学作品与论说性(理论性与实用性)作品不同,前者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感受与体悟,领会特殊经验,后者则需要理解作者的思想、主旨,与作者达成共识,采取具体的行动(实际行动或精神行动)。
在阅读想象文学作品时,要做到三不要,使用调整后的新的阅读规则,并回答有关想象文学作品的三个基本问题

想象文学作品具体可细分为小说、史诗、戏剧与抒情诗。对于四类不同的作品,作者分别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1. 故事(小说)的建议
  2. 史诗的建议
  3. 戏剧的建议悲剧的建议
  4. 抒情诗的建议

历史类书籍,作者分别讨论了历史书、传记与自传、当代事件消息以及文摘。作者对于历史一词重新进行了定义,指的是某段时间内特定主题的故事
阅读历史书,首先要弄清楚作者是以哪种视角来进行写作的,如果真的对某段历史事件非常关注,应该阅读一种以上的书籍;其次,史实本身的真假往往难以弄清楚,即便有很多材料加以辅证,但史实所带给我们的意义——对现在以及未来——是重要的,我们要了解当时的人们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而行动的。→ 作者原话
对于历史类的书籍,应该提出并解决这四个问题:历史类书籍的四个基本问题
对于传记,作者将其分为 “定案本”、“授权本”以及“通俗本” (“通俗本”是我自己取的名,介于“定案本”与“授权本”之间),“定案本”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是一种学术性的论述,反映了一个人及其所属的时代,通常比较枯燥;“授权本”是由一个人的继承人及其朋友完成的,他们的描述或多或少有着偏见,他们希望读者以这种偏见来看待这个人;“通俗本”更偏于故事性,很适合阅读,有些“通俗本”是具有教诲意义的,有道德方面的作用。
对于自传,或多或少都会有作者本人的隐瞒、夸大或是“感情谬误”,因此我们要抱持着怀疑的态度来看待(作品真实性),我们不需要弄清楚作者的每个秘密,但我们要知道作者在写自传时是如何让自传塑造他自己的,我们又能从中获取到什么样的成长,我们应该结合作者的作品去感受作者的灵魂(作品与我们何干?)。
对于当代消息,我们应该弄清楚这五个问题,避免被某些作者带着跑。
对于文摘,如果我们感兴趣且能够获取到原文,我们应该顺着文摘去阅读原文作品,作者已经帮助我们做了一部分阅读的工作,但剩下的工作仍需要我们自己完成;如果无法获取到原文,我们应该了解到文摘作者的视角是什么样的,读出言外之意。→ 阅读文摘

阅读科学、数学作品,作者给予了一些阅读传统且伟大的科学及数学作品以及科普读物的建议,但对于现在的科学、数学作品,尤其是论文而言,这些建议可能不适用,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写给专业的人士看的。
对于科学著作,作者提出了两个建议:阅读科学作品的建议
对于数学作品,作者给出了几个建议:阅读数学的一些建议
对于科普作品,作者给出的建议:阅读科普作品的一些建议

哲学作品,我们在阅读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问题的本身,哲学家并不一定拥有比我们普通人更多的经验,但他们一定有比普通人更深刻的思考(哲学的探寻方法)。
在阅读哲学类的作品时,作者提出了一些普遍的建议 → 阅读哲学的一些建议
同时,作者针对神学书籍与经书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神学书籍的阅读建议 | 经书的阅读建议

社会科学类作品是很难定义的,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所涉及的术语与概念在当今生活中也常被我们自己使用,因此在阅读社会科学书籍时我们会觉得阅读起来比较容易,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这些熟悉的词汇,我们常常将其忽略或根本不知道它的含义,最后无法与作者达成共鸣,事实上,作者本人可能也没有理解清楚。
阅读社会科学作品的最大困难在于区分当前书籍的混杂类型,即便是同一本书,前面所涉及的领域可能是社会经济,而后面可能就参杂了社会政治或心理学了,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它们区分出来,具体的类别可以参照作者对社会科学类书籍的定义 → 社会科学的定义

第四篇:
主题阅读指的是“对同一个主题读两本以上的书”,虽然说是“同一个主题”,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主题也会跟着我们的研究进程发生一些变化。在初步进行主题阅读时,可以配合着主题工具书来进行,这会让我们快速找到一些重要的书籍,甚至于扩展我们主题的讨论。
对主题阅读,作者提出了五个步骤: 主体阅读的五个步骤
在做主题阅读时,一定要确保自己是客观公正的,自己不能偏颇于某个观点,因为任何观点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只是真理的一小部分,主题阅读重要的是将所有不同的观点都罗列出来,针对一个议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与讨论。

读后感

微信读书

Zotero

🌐 其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