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愤怒的香蕉的网络小说《赘婿》中,主角宁立恒曾说过自己“不相信因果,但相信凡事有因必有果”。我是这样理解的,任何事情,有因那么就一定会产生一个结果,但结果是否会作用在你身上,那可就不好说了。这也就是说,“有因必有果,但因缘不果报”,这也是我所相信着的,也是本篇想要探讨的内容。
因缘不果报,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否定“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我是不相信这个的。一个人,无论做了多少的好事,积累了多少的善因,却不一定会有一个善终,天地是无情的,有些人认为的善事,天地可不这么认为;同理,一个人做尽了坏事,反而可能逍遥自在,立足一方。
有因必有果,既然一个人做了非常多的好事,善事,那么总会有个结果的,这个结果我们需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待:① 一个人所做的善事在客观上来说帮助了很多的人,对社会有很大的贡献;② 一个人所做的善事仅是他主观上认为的结果,但实际产生的效果也许反而对社会有危害。对于前者,“善事”产生了“善果”,因此,会有人从中受益,但做出善因的人却未必能够得到这个善果,因为“因缘不果报”。而对于后者,“善事”产生了“恶果”,会有许多人受到危害,因此从客观上来说,“善因”成了“恶因”,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若是“因缘果报”,则做了“善事”的人反而要承担“恶果”,这样才叫公平,不过从我的观点出发,“恶因”倒并不一定会产生在做“善事”的人身上。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并不是想要否定大家不要去积累“善因”,或者说做好事与做坏事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我想要表达的是,如果一个人奔着“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这样的想法去做好事,无疑是愚蠢的,不过,这句话从教化的角度上来说,能够避免一部分人去做坏事,即便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为了接下来的讨论,我需要先指出,任何一个正常人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利益”。这里的“利益”不单单指的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一个做事没有任何目的性的人,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因为这样的人做出什么事都是不可理喻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一个人做出的事对社会有益,他就会开心,那么他就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如果一个人到处散播对大众不利的言论,并以此为乐,那么,从他的角度上来说,他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回报。
现在,可以开始进一步讨论了,若是“好人终有好报”这句话成立,从人都是逐利的角度上来说,岂不是所有人都去做好事了?如果“坏人终有坏报”这句话成立,那么岂不是不会有人去做坏事了(emmm,除了我前面排除在外的做事无目的性群体)?可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可并不是这么回事。贪污腐败也好,散播谣言也罢,互联网发达以后,我们所知道的做“坏事”的人可比比皆是,可被曝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仅是这一小部分人,他们所获得的物质上的利益,可都不是什么小钱,不然也不会如此有热度了。在暗处的更多的人却是赚得盆满钵满,从大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可都是在做“坏事”,可他们却获得了很多的“善果”,这难道不离谱吗?
当然,我又要再次叠个甲了,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坏事,还是同样的说法,如果本着“好人有好报”的角度去做事,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妄图自我感动,或者期待着哪一天公众能够知道我们所做的一个个小小的善行,这样,我们的未来该有多么美好。可天可不顺着人意,好事做尽了,在真正需要被帮助时却会被忽视,献血时你本着好人有好报的心,献了许多年的血,到头来自己的亲人朋友需要时,却苦寻不得,当然,也许你的运气好,有个善果落到了你的身上,这当然是最好的,但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一点。善因并不一定会得到善果,无论是否有善因,得到善果都只是概率性的,恶果也一样。
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去做好事吗,难道都去做些坏事只让自己得利就好了吗?其实并不是,人还是要去多积善因的,只不过不是从“好人有好报”的角度,而是从面相的角度。一个人心中有着他人,能够在他人需要时帮助他人,去做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那么这个人的心是大的,海纳百川,他的面相就会亲和许多,因此,在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吸引到别人的帮助。同样,若一个人眼中只为利益,生活中做什么事都是利己为先,且还同时害了他人,那么他表现出来的行为、面相就会是排斥的,让人不太想与之接触,或是日久见人心,为身边人所不容。
大概就是这么个想法,当然,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我上面的所有论述都是非常薄弱的,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但理论支持却非常薄弱,没有大家所共知的事实以支撑,同时,所谓面相这东西也是很难说清的。由于我学识却是不足,知识仍需通过阅读与生活不断积淀,上述内容有待完善,大家若能理解我的观点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学识加以评价或批评,或许对你们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可能,也希望能够跟我说说你们的看法( zzdf176@gmail.com ),一个人的见解毕竟是浅薄的....😶🌫️